云根书院,位于福建省政和县城南重峦叠翠的青龙山峰,是一代大儒朱子的父亲、时任政和县尉的朱松于宋政和八年(1118)秋创办的第一所书院。旧址位于县尉厅西五十余步的黄熊山麓。朱森、朱松父子亲自讲学授课,开创政和文化教育之新局。书院历经沧桑,宋、元、明、清历代进行六次重建、扩建,多次修葺。明嘉靖二十年(1541),知县俞时歆将其改建于黄熊山福庆堂(今半天堂)右。隆庆间遭火灾。万历十九年(1591),赵桁、游谦、张文滨等集资重建,规模宏敞,不仅有大厅、廊庑、书房共九间,而且有水池、小桥、门楼,还建有六角形的“振衣亭”。清雍正三年(1725),知县刘延翰又捐俸倡修。乾隆二十四年(1759)又增建学舍二间,书房九间,厅一间。至嘉庆间,楼屋漏湿欹倾,于是肄业诸生及邑人又慨然集资修整,这是该书院可考的古代最后一次重修。 2004年8月,云根书院进行第七次易址重建(即现址),书院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2570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天光云影楼、先贤祠、朱子阁、朱氏入闽展馆、涵修楼、文昌阁、朱子孝道馆、历史名人馆、半亩方塘、碑廊、餐厅等。书院建筑环境清幽、视野开阔,规?;趾辏滴彻?;采用仿宋建筑风格,体现理学文化格调高雅,风貌独特,古色古香;布局以先贤祠为中心,院内亭阁游廊、小桥流水和院外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相互交融,气宇轩昂,景象万千。 书院门楼正面为“云根书院”四个朱体大字。沿着石阶往上走,书院的正门两侧的立柱题写书法楹联:“任中两院开教育先河,山城留典范;身后三祠念韦斋政绩,百姓树丰碑?!遍毫榉ú跃⒂辛?,神采飞扬。牌坊底座有两只石雕狮子,昂首挺胸,威武大气。 先贤祠是云根书院的核心建筑之一,主殿中央“大儒世泽”的牌匾之下供奉朱森、朱松、朱子三人铜像,为书院祭祀的殿堂。内有韦斋与政和的壁画和文字,以及朱松撰写的《先君行状》、朱子撰写的《皇考左承议郎守尚书吏部员外郎兼史馆??崩墼ㄒ榇蠓蛑旃凶础?、朱子门人黄榦撰写的《晦庵先生行状》(摘录)和宋代二十位理学家的画像与简介。 政和是朱子家族入闽的首站,朱子一家三代人与政和有很深的渊源。朱氏入闽展馆以朱松到政和任职为主线,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朱氏入闽的轨迹,以及朱松入闽的点点滴滴。朱子阁在先贤祠的后方,沿着台阶而上,是一幢二层的建筑。进入朱子阁一楼,可以看到正中悬挂着“万世师表”的牌匾,牌匾下刻画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壁画像。大殿内,还有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四配的壁画像,为书院讲学之所。朱子阁的二楼主要悬挂着朱子三代画像,以及收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各类书籍。此处是云根书院的最高处,可以眺望政和城区全景,每当傍晚夕阳西下,红晕的光芒汇镀在红墙碧瓦之上,显得格外耀眼庄重。 自朱松建云根书院后,政和文风始盛,儒士善人彬彬蔚起,邑人称朱松“既民之父母,又民之师保也”。“子之所贵者,孝也?!闭褪侵熳邮缎?、行孝、讲孝的原点。绍兴四年(1134),朱子的祖母程氏夫人病故。次年朱松扶柩到政和,择地葬母于星溪乡富美村铁炉岭。六岁朱子随父朱松返回政和县,在这里为祖母守孝三年,就学于云根书院。一日,朱松授以《孝经》,朱子一阅封之,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 朱松在拜祭扫墓时,常携朱子在身边,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带他体悟孝道。成年后的朱子每次到政和,都要到云根书院和星溪书院讲授理学,弘扬孝道,一时四方学子云集政和。从此,政和文风振兴,英才辈出。政和人民为了纪念朱子在政和的功绩,把云根书院作为祭祀朱文公的场所,每年春秋两祀。明嘉靖二十年(1541),知县俞时歆移建云根书院于黄熊山中天堂右,建朱子祠,安设朱子牌位,每逢朱子诞辰之日,邑人举行隆重朱子祭祀活动。 2016年10月18日,政和县人民政府、政协政和县委员会在云根书院天光云影楼隆重举办朱子祭礼典礼,恢复祭礼朱文公。2020年10月,政和县举办云根书院创建900周年暨朱子诞辰890年纪念活动,云根书院被中国朱子学会授予“朱子孝道文化教育基地”。2023年3月,以“百善孝为先,万事德为本”为主题,由中国朱子学会等机构主办的首届朱子孝道文化弘扬大会在政和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和海内外朱子文化专家、学家200多人参加了会议,并提出了“朱子教道、政和出发;孝行天下,福满人间”的《政和宣言》。2023年12月,《朱子三代与政和》出版,是继《韦斋与政和》《朱子孝道论文专辑》出版后又一部朱子文化专著,是政和县持续推动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又一成果。 政和云根书院已成为人们休闲、健身、旅游的重要景点,亦已成为传承与弘扬朱子孝道文化的重要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