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免费炮约app,7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同城空降官方网站入口,免费全国空降app大全下载

您所在的位置:南平文明之光 > 文明专题 > 正文

星溪书院

2025-07-21 18:18:35 来源: 南平文明之光  责任编辑: 郑正华  

星溪书院,位于福建省政和县,是一代大儒朱子之父朱松于宋宣和二年(1120)秋在政和创办的第二所书院,既是讲学藏书之所,也是文友之间结社唱和之地。旧址位于政和县治之南七星溪河畔正拜山(今飞凤山)脚下。朱松兄弟亲自讲学授课,幼时朱子在星溪书院就读。宋、元、明、清,先后进行五次重建、扩建和多次修葺。明成化十四年(1478),教谕吴宪建言福建省按察司佥事周孟中在星溪书院旧址复建,知县沈伦于院北建天光云影阁,阁后拓地建风光霁月亭。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内翰知县张寿峒重建。乾隆四十四年(1779),知县曹承祖、教喻傅廷珙、训导王孙恭重修。同治四年(1865),知县魏应芳等募捐重建,并建祠内正厅,在祠外建楼曰“仰山”。光绪二十一年(1895)火灾,光绪二十二年,邑绅赵瑞征、魏乃煊、赵晋、杨之钰、孙萃文、倪泽周等重建。光绪三十二年,书院改为星溪学校;1952年毁于洪灾。

2017年2月,政和县委、县政府对星溪书院进行第六次易址重建,2022年10月全面竣工,坐落于政和母亲河七星溪河畔石圳湾4A景区内。书院占地面积18亩,建筑面积1660平方米,有广场、照壁、泮池、牌楼、门楼、韦斋祠、明伦堂、仰山楼等主体建筑,建筑群设计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之下的对称形制,表现不偏不倚。不偏之谓中,不倚之谓庸是为中庸之道。主体建筑依山势而建,逐递升高,寓意为中正平和,步步登高。

宽阔的韦斋广场,前面的照壁高3米,宽24米,正面为“星溪书院”四个朱体大字,背面是朱子为父亲撰写的行状,全文6000余字??缟系窃魄?,走过泮池,看到的是书院牌楼。牌楼规模宏伟、壮观,高13.36米,宽18.53米,展开宽度22.22米,采用庑殿顶,黏土筒瓦屋面,三层半拱结构,石柱为础,大开三门,系六柱七楼八字牌楼;牌楼通体使用3.3万块宋、元、明、清历代珍稀古砖砌筑。砖雕的雕刻面积达99平方米,雕刻57种118件图案、纹饰,镌刻224字,展现朱子理学与中华传统文化内涵,被誉为“最美古砖雕牌楼”。

门楼上方悬挂“星溪书院”牌匾。进入门楼照壁正方悬挂的是“天地宾鸿”,是取自朱松《将还政和》诗词中的“归去来兮岁欲穷,此身天地一宾鸿”。门楼两旁分别为:明清时期政和县彊域全图、四境图、城域图和县治图,从中可见当时政和的一些基本概貌。

韦斋祠是书院标志性建筑,为清代木结构,多用穿半式构架,夯土山墙,坐东南向西北,四个悬山屋顶围合成方形的抱盒式建筑,也叫“一颗印”建筑。整个建筑用料硕大、结构科学、富丽堂皇,是200年前不可多得的官式建筑。外观单层,实为两层,山面做夯土墙。韦斋祠正门厅堂上方排列五层云状形栱。韦斋祠为书院的“祭祀”场所,祭祀书院创办人朱松。

穿过韦斋祠,沿着石阶而上就到了恢宏壮观的明伦堂。这是书院读书、讲学、研究之所,是传承千年文化教育讲学论道的地方,它承担着传播文化与学术研究的功能。讲堂面积300多平方米,正中居中上方挂“万世师表”匾额,下方挂孔子画像,后方两旁悬挂的是孔子四配:颜回、曾子、子思和孟子。整个讲堂可容纳学员112人。明伦堂右侧是仰山楼,乃书院藏书之所。楼上为藏书阁,收藏有《朱文公全集》《闽台方志》《福建省志》《八闽通志》等历史文献书籍二千余册,并设有小型研学场所。仰山楼前方的广场立着汉白玉材质的朱子像,通体皎白,如云之洁,象征朱子文化与天光同脉,光洁如新。

朱松在政和兴办教育,传播文明,首开政和文化教育之先风。宋绍熙五年(1194)十月,宋光宗追赠朱松通议大夫;元至正十一年(1151)十二月,元顺帝追谥朱松献靖公。元至正年间,政和人民在星溪书院为朱松立碑,建韦斋祠,主祀朱松,春秋两祀,岁以为常。

朱松知识渊博,是治学严谨的学者,其思想集儒、释、道兼容。他在政和担任县尉期间,在尉署后五十步处建立一室,取名“韦斋书室”,这是他忙于政务后的坐寝,也是他治学的书房。朱松对“韦斋书室”是极为看重的,他先后请老师罗从彦写《韦斋记》,友人曹伟写《韦斋铭》,其子朱子后来写了《韦斋记后跋》。

朱松公事之余,喜欢结社交游唱和,但他交游有尺度,要“友其士之仁者”,所结交贤能,既要鼓励别人,也要鞭策自己,以仁者为友。在政和的十余年里,朱松结交众多的文人雅士,既有同僚同事同学,也有亲戚门人和本地儒生乡贤。他们在南轩结社,在文友之间吟诗唱和。朱松、朱柽、朱槔、卢点、金确然、卓特立、俞靖、程鼎、谢誉和吴球十人,因交情深厚,文苑美名,时人称之为“星溪十友”。

朱松是政和的父母官,他先后创办了云根、星溪两所书院,教化邑民子弟。朱松一生著有《韦斋集》十二卷外集十卷,但是外集十卷已佚,现只存《韦斋集》十二卷。直秘阁傅自得为《韦斋集》作序,称“公诗高洁而幽远,其文温婉而典裁。至于表疏书奏,又皆中于理而切事情。”朱松是个大诗人,一生写下几百首诗,其著名的《韦斋集》中写政和的诗就有六十多首。朱松在政和期间,以他为首的“星溪十友”唱和诗风充溢于政和诗坛的各个角落,成为政和文化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


文明聚焦
区县动态

松溪:垃圾分类 绿色“童”行

近日,松溪县举办“垃圾分类·家家时尚——小手创造大不同”主题活动, …

文明旅游
道德模范
文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