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移风易俗是文明乡风的关键。近年来,西津村以建章立制和阵地建设为基础,以积分制、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文化活动五个维度为抓手,坚持硬件软件相结合,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积分制:“激”出志愿服务新常态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西津村积极探索“党建+积分”治理模式,村“两委”牵头组织成立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小组,网格员、党员、群众代表等作为成员统筹管理。推行“党建引领、网格联动、村民参与”的管理模式,制定符合西津村实际的积分事项清单。有效激发了村民们爱村、护村、建村的热情,由过去的“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 村规民约:“约”出尊亲睦邻新风尚 为了让村规民约深入人心,西津村通过广播、微信群、网格员敲门入户等形式宣传村规民约,引导村民们积极遵守村规民约各项制度,简办红白喜事、摒除陈规陋习。坚持把村规民约作为有效提升村民道德文明素养的重要抓手,将“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与村规民约相结合,激励更多群众带头讲文明、守村规,争当模范。 道德评议会:“评”出乡村文明新榜样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村民道德素养,西津村推选出政治思想好、办事公道、群众信得过的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等人员,定期召开道德评议会,评议不文明行为,同时评选村内勤劳致富、尊老孝亲、助人为乐等先进典型,引领乡风文明,倡导村民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实践者。 红白理事会:“理”出移风易俗新气象 为倡导文明节俭的婚丧礼仪,西津村组织村干部、村内有威望的老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网格员等加入村红白理事会,将红白理事会作为推进乡风文明的有力抓手,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制度,发挥好红白理事会约束监督作用,及时掌握婚丧事宜情况,倡导村民自觉摒弃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助推婚丧文明新气象。 畲族文化:“画”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为大力弘扬并传承畲族传统文化,西津村里先后组织村干部和畲族村民到福安穆阳虎头畲族村、康厝畲族乡学习畲族文艺活动。村党支部通过抓产业、优环境、带增收,建成全县村级最大的畲族文化广场和畲乡河鲜一条街,组建畲族文化小分队,开展畲歌、畲舞、畲语、畲族美食培训,举办畲族文化节,传承畲歌畲舞和特色餐饮文化,为畲族文化传承提供了崭新空间。(政和县委文明办 政和县石屯镇 范蔚娟 张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