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3月22日讯 春暖花开,绿意葱葱,闽北大地生机勃勃。 空气中有自然的香甜、有奋斗的气息、有收获的喜悦。 去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南平武夷山水间,对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建设、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等作出重要指示,为新南平导航定向、擘画蓝图。 闽北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感恩奋进;南平市政协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交出这样一份答卷: 守正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隐屏峰下,九曲溪畔,习近平总书记在朱熹园的讲话铿锵有力,言犹在耳。 冬去春来,一年的时间里,南平市政协人对总书记的感恩之情已转化为沉甸甸的履职成果。 《让朱子文化辉映伟大复兴的时代星空》专题调研报告是南平政协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关于实施朱子文化“一区五工程”具体建议,成为全市上下推进团结奋进的行动指南?!澳掀绞兄熳游幕;で钡榷嘞罟婊缙谕瓿?,考亭书院等69处朱子遗存保护标志顺利设立,五夫朱子理学小镇成为朱子研学和休闲旅游的必到之处,《朱子文化》音频故事上线喜马拉雅……如今,漫游南平,无论是在风光秀丽的景区,静谧的博物馆、图书馆,还是在繁忙闹市街区,朱子元素随处可见。 朱子不只是南平的朱子,朱子文化更是世界的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武夷山文化遗产的评价中指出:“作为一种学说,朱子理学曾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达很多世纪,并在哲学和政治方面影响世界很大一部分地区。” 南平市政协主席林斌提出“借势登高、借船出海、借智聚力”“三借”工作思路,高位嫁接全省、全国乃至全球高端平台。2022年福建省“两会”期间,林斌提交的《关于打造世界级朱子文化品牌的建议》,在800多件提案中脱颖而出,先后得到5位省领导批示,被列为10件省政协重点提案之一。中国社科院科研局、中央党校文史教育部多维度支持南平市朱子文化传承发展。首届考亭论坛成功举办,将“新时代朱子学”融入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格局。 让文物、遗产、古籍文字活起来,让古村古镇古宅焕发生机。 朱子、茶、建本建盏等都是闽北文化的特有元素,去年以来,南平市持续推动“文旅、茶旅、康旅、食旅”等融合发展,以朱子文化为引领的产业经济蓄势待发。 丹山碧水汇聚澎湃“绿色合力” “坚持生态?;さ谝唬吵锉;ず头⒄?,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弊蛔欢V?,殷殷期盼,在武夷山水之间回响,坚定了闽北人民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绿色闽北,生机无限;绿色农业,大有可为。 南平市政协着力推动南平从农业大市到农业强市转变,组织委员中的专家在辖区内展开深入调研,赴山东、江苏考察学习,为建设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言献策。市委主要领导对政协提交的报告给予充分肯定:“报告很有针对性,很实,对南平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各相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动减肥降药,将绿色进行到底”。 建瓯市发展“智慧农业”,让种植养殖大户和普通农户尝到了科技兴农的甜头;浦城县大力推广绿肥种植,减少化肥用量,提高粮食产量;光泽县实施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让山林既提升价值又增加“颜值”…… 从春季漫山遍野的茂密茶树,到秋季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浪,闽北大地广袤田野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上演着一场绿色蝶变。 一抹茶香催动绿色朝阳产业发展 春节后,燕子窠生态茶园迎来了一场暌违多年的大雪。 去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燕子窠茶园考察时指出武夷山这个地方物华天宝,茶文化历史久远,气候适宜、茶资源优势明显,又有科技支撑,形成了生机勃勃的茶产业。 作为我省重点茶叶产区,南平市政协把“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这篇大文章”,作为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解题式。 着力龙头培育、延链补链,推动全链式发展;强化市场监管、理念创新,提升市场公信力;聚焦示范带动、茶旅融合,培育多元业态;打造交易集散、资本转化、质量监管、科技支撑“四个平台”,建设世界级茶都……委员们以“三茶”统筹发展为引领,聚焦文化赋魂、科技赋能,推动茶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陈荣茂委员提交的《关于打造武夷山世界茶文化圣地的建议》,被吸纳到省民盟的集体提案《关于促进福建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建议》中,入选省政协重点提案,在更高层面上助推“茶旅”融合发展。 |